1、京津冀医疗保险一体化2020年5月10日开始的。从2020年5月10日开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签订了《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医保一体化京津冀三地开始试行。北京市、天津市共有30家优质医疗资源纳入了河北省医保定点范围。
2、医保京津冀一体化是于2019年开始逐步推进的政策,旨在加强京津冀地区的医保合作,实现医保政策、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协同,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方便群众就医。这一政策的推进为群众就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促进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3、所谓“京津冀一体化”之说最早出现于1982年,原名“首都经济圈”。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北京、天津为双中心。临近北京的区域成为“京津冀一体化”从而构建“两核多点”格局。目前北京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人口、交通、就业和环保压力严重,已经影响到居民生活和实际投资环境。
4、日前从天津市、河北省、北京市医保局获悉,京津冀三地异地就医手续进一步简化,4月1日起三地参保人员在区域内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实现“一卡通行”。
5、法律主观:如果京津冀地区已经建立了异地就医的医疗费用结算制度,则医保卡会通用,参保人员可以在上述地区直接使用医保卡进行结算;如果尚未建立该异地结算制度的,则暂时不能直接结算。
为此,医院引进了专门的医疗设备控制系统,即FCS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旨在提升医院的管理效能,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医院的检查收费流失问题,从根本上保障医院的经济效益。
医疗设备控费系统又称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是对医院医疗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一个系统,具体就是和医院HIS联网,管理检查设备,患者去收费室交钱,检查科室工作站电脑收到交费信息,设备才能正常运行,允许做检查。否则,不让做检查,若强行检查,智能锁自动锁屏。
医院控费系统,如ZX-FCS,通过精密的解决方案来遏制人情检查和私收费问题。它是一款专为大型医疗机构设计的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其核心是软硬件结合的监控机制。系统利用红外勘测、人体感应和数据采集等传感器,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医保控费的话,主要是发现医保报销中的各种欺诈就医行为,比如伪造材料、虚假报费、挂床、串换药品、串换项目、医疗行为异常、过度医疗、药品滥用等。2013年就有专家表示医疗保险基金违规金额占基金总额比例的20%~30%,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损失数额。
河南正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医疗设备漏费控制系统的制造商,是一家专注于医疗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销售及售后的高科技企业。
1、《意见》提出,要制定落实全科医生到乡镇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鼓励政策,全面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积极争取国家将贵州省纳入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确保到2017年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承担。
2、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享受城乡居喊简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3、这也再次表明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在发挥越发积极的保障性作用,我们农民在医疗方面的需求也将得到全方位的保障。而且在今年所有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还能享受到每人每年610元的补贴资金,这笔钱会直接汇入医保基金账户中,让大家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待遇。
1、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智慧医疗有关关键技术,包括医疗传感技术、无线及有线连网技术和云计算等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发展智慧医疗的技术日趋成熟。
2、此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指出,要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等发展;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
3、智慧健康是指通过使用新一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如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为大众提供更智能化的健康服务,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保险服务以及药品、医疗器械等支撑服务,以达到提高健康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健康成本,促进大众身心健康的目标。其服务体系具有泛在化、智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4、上海、天津、重庆、无锡、深圳、沈阳、武汉、成都等主要都市建立了RFID产业园区,期望能率先发展物联网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走在国内前列,各主要城市智慧城市发展策略详如下: 主要城市 北京 《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包含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希望2015年,形成覆盖全市的物联基础网络。
5、物联网技术是未来智慧医疗的核心,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从而建立起实时、准确、高效的医疗控制和管理系统。随着智慧医疗在企业管理中重要地位的不断凸显,以及我国“互联网+”战略的进一步发展,针对智慧医疗的研究将形成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新天地。